“大雅重逢君子聚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大雅重逢君子聚”出自宋代马廷鸾的《秘省和刘左司韵》。
“大雅重逢君子聚”全诗
《秘省和刘左司韵》
宋代 马廷鸾
三年三揖壁奎星,当日曾登著作庭。
大雅重逢君子聚,斯文还属圣人兴。
倚天延阁缘云上,拔地方壶历级升。
自别青藜仙分隔,借书独对短檠灯。
《秘省和刘左司韵》马廷鸾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秘省和刘左司韵》是宋代马廷鸾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中文译文:
三年来,三次向星奎致意,
当年曾登上著作庭。
高雅聚会使君子欢聚,
文雅之气归属于圣人兴起。
依托天宇的延阁,云端相接,
崇高如天的方壶历经阶梯攀升。
自别青藜仙相隔遥远,
借书独自对着短檠灯。
诗意和赏析:
《秘省和刘左司韵》表达了作者马廷鸾对于文学和知识的追求,以及对高雅文化的向往和赞美。诗中提到了\"三年三揖壁奎星\",表明作者在三年内多次向奎星致意,奎星是指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,象征着高尚的道德和文化价值。\"著作庭\"指的是文学创作的殿堂,作者曾在那里登上过,显示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才华。
诗中提到的\"大雅\"和\"君子聚\",表达了作者对高雅文化和君子风范的渴望。\"大雅\"指的是古代礼乐文化中的高雅音乐,而\"君子聚\"则指的是君子们的聚会,意味着高尚的人才和道德的归属。作者将这种文雅之气归属于圣人的兴起,显示了他对文化的推崇和敬仰。
诗中还描绘了一个壮丽的景象,\"倚天延阁缘云上,拔地方壶历级升\",形容了作者在文学和知识的追求中,如同攀登宇宙高峰一般,不断向上进取。\"倚天延阁\"象征着文学殿堂,\"方壶\"则象征着文化的升华和充实。通过这样的描写,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学境界的渴望。
最后两句\"自别青藜仙分隔,借书独对短檠灯\"则表达了作者独自研读书籍的情景。\"青藜仙\"指的是古代道家仙人,作者与仙人相隔遥远,但通过借书研读,他可以独自对着短檠灯,品味书中的智慧和文化。这表现了作者对学识和智慧的追求,以及他在寂静中与文化对话的精神。
总体而言,马廷鸾的《秘省和刘左司韵》表现了作者对文化和知识的热爱,以及对高雅文化和君子风范的向往。诗中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象和描述自己对书籍的研读,表达了对文学境界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。通过这首诗词,作者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文化的敬仰和对智慧的追求。